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京津冀论坛

第七届京津冀气象环境前沿论坛圆满召开(含报告视频)
时间:2022-10-29  关键词:  点击量:784

111.jpg


2022年10月27日,由北京气象学会、天津市气象学会、河北省气象学会和北京减灾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期京津冀气象环境前沿论坛以线上方式在腾讯会议、知乎平台和寇享学术上进行了直播。超过6.2万人次参加了论坛直播

专家报告视频

http://bms.ium.cn/index.php/Home/login/report.html 

或者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111.jpg

此次论坛主题为“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发挥区位优势,聚焦京津冀大城市气象精准预报能力提升——探讨京津冀复杂下垫面条件下高影响天气预报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难点和解决途径”。

会前,北京市科协发来了贺信,预祝此次论坛圆满成功。贺信对北京气象学会联合多家单位举办京津冀学术论坛予以肯定,这为精准预报研究和业务发展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同时要求北京气象学会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五子”联动,积极融入和推进“首都学术”品牌建设工作,在学科发展、人才成长和服务创新等方面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 论坛开幕式 -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梁丰主持。梁丰强调,在党的二十大顺利闭幕之际,举办此次论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力促进京津冀气象事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大城市气象精准预报能力。

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胡永云在开幕式上致辞。胡永云介绍,论坛由京津冀三地气象学会轮流主持,每年召开,是京津冀气象界的一个盛会。北京气象学会作为今年论坛的主持单位,希望与天津和河北气象学会一起,共同把论坛办好。

中国气象局科技司科研院所处副处长张同文在开幕式上致辞。张同文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希望学会发挥好平台优势,不断促进首都科研院所和气象业务部门的交流,促进气象科技创新发展。


- 专家特邀报告 -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台、天津市气象台、河北省气象台等单位9位专家做论坛专题报告。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做了“北京地区对流和降雨预报难点及科学问题”特邀报告。报告统计分析了2016-2022年100次雷暴下山过程,表明下山增强过程43次(43%)、减弱过程36次(36%)、强度变化不大过程21次(21%);雷暴下山过程6月最多;雷暴下山峰值时段为15-20时的城市晚高峰时段,对出行等影响比较大。报告提出了雷暴预报的两个难点问题:对雷暴下山加强、减弱、新生等演变趋势的精准预报;对山前平原雷暴触发、快速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

天津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东高红做了“天津地区下垫面特征和局地暴雨的触发”专题报告。报告分析了天津地区城市热岛时空分布特征:市区城市热岛强度强于滨海新区,春季和初夏海风影响强度最强、秋季最弱,海风影响没有年季变化。报告统计分析75个局地暴雨个例,给出了有利天气条件下城市热岛与海风锋相互作用触发局地暴雨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局地暴雨预报难点问题:科学认识和定量体现降水落区、雨强大小、影响 时间;对局地暴雨触发机制认识和预报预警技术能力的不足。

河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江波了“冷涡后部西北气流背景下对流风暴的触发和演变机制”专题报告。报告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风廓线雷达、双偏振雷达观测资料、RMAPS-NOW分析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6月13日的一次冷涡后部整层西北气流背景下飑线的触发机制、组织结构及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报难点问题:冷涡后部西北气流背景下太行山上的对流如何初生、对流风暴能否下山、风暴下山后加强还是减弱、对流风暴下山后能走多远。

北京大学教授孟智勇做了“黄河河套沙漠绿洲交界辐合线和深对流观测试验(DECODE)”专题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试验的开展过程和初步成果。该试验于2022年6月22日至8月9日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河套地区开展。试验共观测到23条形态各异的边界层辐合线获得了部分时段24小时连续的沙漠绿洲下垫面边界层风温湿特征以及3小时间隔的探空数据,从地面、飞机、雷达和卫星多个视角得到了边界层辐合线的立体图像等。试验数据为黄河河套地区沙漠绿洲交界大气边界层、辐合线和深对流的发生发展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预期研究成果有望为黄河河套及其下游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正研高工李炬做了“针对北京地区强对流系统下山演变观测的一些思考”专题报告。报告围绕《全面提升首都气象精准预报能力工作方案(2022-2025)》任务要求,聚焦北京地区强对流系统下山演变核心科学问题,针对“华北地形与城市影响下的风暴系统演变观测试验研究”项目开展观测基础分析,探讨观测区域选择,规划观测试验设计等。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黄向宇做了“CMA-BJv2.0逐小时更新循环降水预报不一致性分析”专题报告。报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数值天气预报不一致性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几乎没有涉及降水预报不一致性研究。报告针对CMA-BJv2.0模式北京降水预报不一致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构建降水预报不一致性客观评价指数,并进一步借助该指数,从初始场、资料同化等角度探讨降水预报不一致的可能成因,以期提升模式降水预报技巧,满足预报员对降水预报稳定性的迫切需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罗亚丽了“极端雨强的对流和微物理特征对雨强极端程度的依赖性”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极端降水与极端对流的重合度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利用长期连续、超高分辨率多源观测数据,揭示了季风海岸(华南)极端降雨的对流和微物理特征对雨强极端程度的依赖性,揭示了产生极端降水的对流宏微观特征如何随雨强极端程度升高而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继松了“地形在强降水过程中的动力学作用问题”专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地形在强降水过程中的动力学作用问题,指出其复杂性可能主要源于:地形的动力强迫作用、地形与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在实际天气预报实践中,上述问题的定量化描述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报告主要讨论了两科学问题:层结稳定背景下的地形强迫抬升在暴雨过程中作用的定量化估算问题;地形与山坡上对流冷池的相互作用问题。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研究员苗世光了“北京城市化对降水影响的机理研究”专题报告。报告通过观测分析说明了北京城市热岛强度对降水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尺度城市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发展了高密度城市地区建筑物拖曳作用对风场影响的精细模拟方法、城市冠层模式中的潜热通量模拟方法,以及基于建筑形态的城市水分平衡模型;实现了Noah-MP陆面模式与城市冠层模式的耦合;建立了具有尺度适应性的三维湍流动能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等,这些工作使得城市精细模拟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专家一致认为,在复杂地形条件叠加城市效应条件下,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预报难度增大,需要理清当前业务预报中的最大挑战和突破方向;针对预报难点,设计和开展观测试验,加强对京津冀地区强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机理认识;需要不断提升对流可分辨集合预报、次公里级区域模式预报能力。

本次论坛由北京气象学会、天津市气象学会、河北省气象学会和北京减灾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感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气象台、天津市气象台、河北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首页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