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晚,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北京气象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晓龙邀请,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潘昕浓向大气所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题为《抓住科普机遇,探索特色赛道》的经验分享报告。
在报告中,潘昕浓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来,详细介绍了相关科普活动和科普类比赛。报告内容主要涵盖科普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北京科普类大赛简介、科研人员的科普优势以及科普比赛小技巧。
潘昕浓强调科普活动不能单打独斗,产出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仅需要自身的投入和精雕细琢,还要积极主动获取单位、同事、老师、朋友及家人们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北京气象科普爱好者能参加由不同平台举办的十余项科普类比赛,这为气象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提升科普能力、宣传气象科技创造了大量宝贵的机会。
报告结束后,在场的青年学生踊跃发言和提问。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如何选择更有吸引力的气象科普主题?”、“如何分配讲解稿各部分内容的时间?”、“现在准备比赛是否来得及?”等,潘昕浓都给出了建议和指导。她鼓励大家结合自身科研方向,将气象科技与科学前沿和民生热点结合起来,不断打磨文稿。
这次报告为参会人员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为科研工作者们在科普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有益指导。大家受益匪浅,并纷纷表示将积极开展气象科普,为宣传气象前沿科技成果贡献自己的力量。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是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目标。做好气象科普工作,能够提升公民科学素养,获取社会各界对气象事业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进而促进气象科技的发展。
本次活动的邀请人陈晓龙和报告人潘昕浓均是北京气象学会青委会委员。北京气象学会青委会将陆续推出相关的气象科普和学术活动,助力广大青年学者的发展。(叶万恒,陈晓龙)
首页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