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践行“奠定学生发展基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德胜中学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组织开展了第二届科技节,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北京气象学会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北京市气象局核心区气象处、北京减灾协会、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万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于2024年4月9-10日开展了气象分会场系列展教活动。
9日,学会副秘书长楚艳丽带领42名学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纸模制作,并为学生播放了介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科普视频,引导学生们思考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人影作业飞机的作用等。学会邀请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知名科普专家韩大洋高级工程师为200名学生做《极光:一亿五千万千米之外的问候》微论坛报告,讲解极光出现的原因——太阳风暴影响地球空间环境?如何预测以及怎样才能看到极光?学会向学校赠送了韩大洋老师的科普专著《太阳不完全使用手册》,同学们积极提问交流,遥思宇宙空间的神秘气象。
10日,校园科技节开设了28个专题,包括地理、航天、污水处理、4D打印、运动能力评估、智能机器人、意念赛车、球幕电影、数字人、南北极科考等。气象科技展教共开设了3个专题,有城市气象科技研学、手持气象观测仪实践、风陀螺仪比赛。
活动中,由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专职副书记郭佩芸带队,气象展教团队为同学们带来了气象科技展板,发放了精美的《城市气象研学手册》,手册包含中轴线气象探究、城市气象科技进展等内容,并设计制作了包含城市气象、中轴线气象、精细预报、百叶箱等丰富气象元素的印章,在手册印章打卡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气象科技。
在城市气象科技研学专题教室,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严超副研究员为近百名同学们做了《城市微尺度气象快速分析和预报模式》的微报告,并展示了天安门地区精细化模拟的人体舒适度研究成果。看到自己身边的精细气象预报,寻找着哪里是国家大剧院、哪里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同学们感到既惊奇又欣喜,思考着以后出行时就可以参考城市气象精细预报结果了。
在手持气象观测仪实践专题教室,开展了校园区域内的气象观测及数据分析实践。北京气象学会理事尹炤寅高级工程师为近50名同学们介绍了气象观测仪的使用。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许智棋副研究员向同学们展示了《气象新能源》进展。在观测实践过程中,参与的同学们分成3组,在校园不同地点进行为时半个小时的观测,并记录观测数据。在观测结束后,带领同学们将数据汇总,结合同学们学习的物理、地理学等学科知识,尹老师为大家讲述如何分析和使用观测数据,将影响因素和观测记录进行结合,进一步得出有科学意义的观测结论。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和实践,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风动力陀螺比赛专题教室,北京万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范永余老师从风的形成和测量、全球风带、中国季风、北京的风、大风灾害与防御等几方面为近百名同学们讲解了气象中的风。课程结束,同学们还体验了风陀螺比赛,从神奇的陀螺转动中深刻了解风动力原理。
此次活动中,全校共650名学生,近500人次参加了气象科技系列展教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气象展教团队积累了更丰富的研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探索了将首都气象部门的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能力和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深入了解到学校和学生对气象科学教育的迫切需求,这激励着气象展教团队进一步思考并积极实践,在今后工作中做好气象科技研学活动。
首页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