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为迎接第65个世界气象日,北京市气象局、北京气象学会、北京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于古观象台举行了“百年观象展”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历史与科技的对话,展现中国从元代至今气象观测技术的演进历程。古观象台台长齐锐、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杨帆,市局核心处一级调研员冯永芳、北京市城市气象研究院专职副书记郭佩芸,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魏立川等嘉宾出席,与公众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气象文化之旅。
展览以古观象台为核心载体,通过实物模型、图文展示等形式,以时间为主线,立体、完整地呈现从1724年的古观象台,到民国时期的中央观象台,再到现在的北京市观象台,300年的气象观测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至近代气象观测的智慧结晶。齐锐台长在参观时特别指出:“从殷商甲骨文中的气象记录,到元代系统化的天文观测体系,中华民族始终以敬畏之心探索自然规律,为现代气象科学奠定根基。”
此次百年观象展作为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的序幕,以古观象台为起点,将于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在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掀起高潮,预计已经有四千余人预约参观此次展览并参加气象日活动。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书记郭佩芸表示,活动不仅是对气象文化遗产的深度梳理,更是响应本年度“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全球主题的实践行动,未来将持续推动气象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让千年观象智慧焕发现代生机。
首页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