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第65个世界气象日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普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标志着2025年北京气象小标兵评选决赛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活动由北京市气象局、北京气象学会、北京减灾协会、北京科学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主题,旨在通过青少年的视角和行动,提升公众对气象科学的认识和兴趣,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同时深入挖掘并展示气象文化的独特魅力。
自今年一月份活动启动以来,北京气象小标兵评选活动吸引了全市200余名青少年热情参与。他们围绕气象科学、防灾减灾以及气象文化等多个方面展开探索与创新,经过激烈的初赛选拔,40组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晋级至决赛阶段。
3月23日上午,北京科学中心多功能厅内气氛热烈,观众席上坐满了对气象科学感兴趣的市民和家长们。决赛现场,选手们各展所长,精彩不断。有的选手通过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模拟风的形成过程,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气象科学的奥秘;有的选手则以生动的演讲,倡议大家认识气象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气象科学如何为成为身边的生活指导;还有的选手将目光投向了北京中轴线上的气象文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精美的展示,带领大家领略了中轴线上的气象景观和气象历史,让现场观众在领略气象科学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气象文化的深厚底蕴。经过半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了各个奖项。获奖选手们不仅获得了荣誉证书和书籍作为奖励,更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探索气象科学的无限可能。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宗志平表示,通过举办气象小标兵评选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未来的气象科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气象科普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并深入挖掘和展示气象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同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市局气象台张琳娜首席作为评委组长点评了大赛,她指出通过比赛,323气象日主题提出的关注早预警可以让青少年提升两点认识:一是尽早收到预警信息(也是要求预报员要尽早发出预警信息);二是当我们收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汇报家长、老师和同学,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随着2025年世界气象日北京气象小标兵评选决赛的圆满落幕,一场关于气象科学和气象文化的探索之旅也在此刻启航。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气象科普的行列中来,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据目前统计,科协抖音现场直播和光明网直播关注度接近28万人次。
首页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