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北京赛区决赛于11月10日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33支代表队参与角逐。比赛创新采用“沉浸式+互动式+情景式”模式,将博物馆展陈资源转化为科学探索场景,设置10个科学关卡和3个隐藏关卡,涵盖气象防震减灾、航天知识等多领域内容。 北京气象学会作为第七科学关卡,在园博园美丽庭院中开展气象科技科普传播。选手们对于沉浸式答题感觉暨新颖又极具挑战性。北京市气象局代表队归丹一、白帆在情景式答题环节获得92高分。在33个队的科普讲解中,除了气象局的讲题涉及气象之外,另外还有3个队的科普讲解题目与气象相关。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孟凡兴等专家领导参加了决赛仪式,并饶有兴致在观看选手们激烈答题中,为北京气象学会考点贡献了寒潮预警的播报,选手们踊跃在答题后成为现场气象预警播报员。北京市气象局科技处一级调研员孟燕军、北京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刘燕、北京市大气探测中心杜传耀高工作为领队和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比赛呈现三大特色,其一场景创新:中国园林博物馆被改造为“科学探索融合场域”,选手在园林场景中完成答题任务,例如“寒潮防御”“地震应急”等实用知识考核。 其二是科研支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14家科研机构联合命题,确保内容专业性。其三是覆盖群体:参赛者年龄跨度12岁至46岁,职业涵盖学生、公务员、产业工人等,体现全民参与。其四是活动影响力凸显,赛事通过人民日报数字联播网、光明网等平台全程直播,全网观看量超940万人次,实现科普知识广泛传播。

首页
地址
电话